河南水文信息网  |  加入收藏

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专题报道 » 两学一做专题 » 学习交流 » 正文
 

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奋力开创新时代河南水文事业发展新局面

发布时间: 2018-06-08 17:53:29  浏览次数: 149

                 在全体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新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党支部 冯卫

    5月27日-31日,我参加了厅机关党委在郑州举办了“水利厅处级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先后聆听了厅党组书记刘正才同志所作的《深入学习总书记治水新思想,开启河南水利现代化新征程》党课教育、罗士喜教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开启河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王清义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梁红军教授《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建设美丽中国》、周四选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樊金山教授《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袁建伟教授《党章学习辅导》和李庚香主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系列报告讲座,深受教育启发,受益匪浅。

    刘书记系统论述了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新理念、“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略,以及习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天蓝地绿水清,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大意义;同时,又结合河南水利实际,为培训学员认真介绍了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水生态“四水同治”、水资源消耗总量和消耗强度“双控”、有偿使用“水权交易”、河长制“五个清单”、南水北调“三先三后”(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洪水资源化”等开源节流措施、构建河南“一纵三横”(一纵:南水北调;三横:淮河、沙颍河、黄河。)大水网、172个重点项目与四大灌区改革、“水资源综合利用五年规划”等实施情况和美好前景;要求全体学员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和南水北调精神,转变作风,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善于学习,知行合一,深入一线,狠抓落实,坚持问题导向,善于破解难题,开启河南水利新征程。刘书记讲授党课,站位高远,内容丰富,前景美好,令人振奋,开拓了水利工作者的眼界,稳定了机构改革关键时期水利人的思想,增强了我们继续做好河南水利水文工作的信心。

    这次厅处级干部培训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根本的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这一主线和灵魂,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到水利水文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具体说:

    一、要深刻理解和学懂“新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自觉增强“四个认同”。

    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绝非主观选择,而是客观必然,有它深刻的历史背景,这就是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思想指导。

    这首先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讲,“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主要矛盾转化源于长久积累的物质文化基础。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总体上实现小康。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尤其是近五年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夯实了坚实基础。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构成了我们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动力,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背景。正是在我国社会主要予盾已发生变化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时代,需要伟大领袖。习近平同志作为开创性的领导人、伟大斗争中形成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有担当的国家改革发展战略家、国际舞台上的大国领袖、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回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实践和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这是执政近70年、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的深刻的理论思考与智慧结晶,是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最新概括和表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行动纲领。在这一思想的创立过程中,习近平同志是主要创立者,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我们一定要增强理论认同、思想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二、要深刻领会和弄通“新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自觉践行“四个伟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核心要义、“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中。其活的灵魂,可理解为党的领导、人民至上、问题导向、“四个自信”。

    一要深刻领会核心要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深化和拓展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二要深刻领会“八个明确”。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观点,强调指出“八个明确”,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充分体现了理论创新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有机结合,把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具体化了。“八个明确”是对十八大以来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进行的系统化归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构成了一个完备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

    三要深刻领会“十四个坚持”。

    “十四个坚持”的深刻内涵,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开始布局,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进行谋划,直到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压轴,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同心圆”。“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具体领域工作的政策定位,围绕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判断和根本主题,谋划了今后我们要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得更好。“十四个坚持”构成了新时代的发展蓝图,既是改革发展的路径,也是改革发展的目标,同时还是改革发展的方法。“十四个坚持”之间是彼此依存、相互关联协调、不可分割的关系,形成了一个整体,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略体系。

    四要深刻领会“四个特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党的领导。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新时代,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二是人民至上。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贯穿于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始终。这一思想,凸显了强烈的宗旨意识,贯穿了党的群众路线,彰显了胸怀天下的大人民观。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伟大的人民思想。三是问题导向。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每一条都体现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理论联系实际,是最大的实事求是。 四是“四个自信”。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坐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话语”、“中国方案”体现了理论、道路、文化、制度“四个自信”,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的原创性贡献。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四个特点”统一到“四个伟大”的实践中来,不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动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三、要筑牢思想防线,做忠诚干净纯洁的合格党员。

    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找准新乡水文管党治党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旗帜鲜明讲政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夯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水文队伍,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持续正风肃纪反腐,用铁的纪律管党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努力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是坚守政治底线,对党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共产党员要有崇高的道德追求,要追求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高尚境界。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讲政治、顾大局。政治工作是我党的生命线。党员干部必须要做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面前的明白人,关键时刻不含糊,坚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守住这条不可逾越的底线。

    二是筑牢思想防线不放松,纪律面前常怀敬畏之心。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坚守纪律底线,坚守纪律底线的关键是筑牢思想防线。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纪律约束,党员干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听招呼,守规矩,凡事先把纪律摆在前,关键时刻不掉链子、不掉队。俗话说:“纪律是块儿铁,谁碰谁出血。” 党员干部要筑牢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思想防线,常怀敬畏之心,做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人。

    三是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领导权威。

    党员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纪律底线不可触碰。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更不能把权力当成单位财产甚至是个人私有财产,为个人或者小集团谋取私利。

    四是党员干部要树立底线思维,守住纪律底线,做到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要敢于尽责、勇于担当。

    党规党纪是治党管党的标尺,体现着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是全体党员不可逾越的红线。党员干部要切实按照党规党纪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正人先正己,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行。”党员干部身正,才能以上率下,不令而行。

    五是坚守道德底线,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为人处世,先有德立,方能成器。党员干部要坚守道德底线,做到一身正气,追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境界,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处处以德为先,恪守党员操守和做人的基本道德,守住道德底线,做一个忠诚干净纯洁的合格党员。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作为水文人,要自觉用新思想来引领新时代,从新矛盾来把握新期待,以新使命来开辟新征程,按新要求来展示新作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作出水文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相关信息

本文暂无相关信息!

新乡水文水资源测报分中心版权所有
电话:0373-3803607    邮编:453000   E-MAIL: